每日常识-11

1. “烽火戏诸侯”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
西周
该典故源于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点燃烽火台欺骗诸侯勤王,最终导致犬戎攻破镐京,西周灭亡。这一事件体现了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,也成为王朝更迭的标志性事件。
2. “三省六部制”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确立的
隋朝
三省指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,六部指尚书省下辖的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。隋朝隋文帝杨坚为加强中央集权,正式确立这一官制体系,后经唐朝完善,成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核心框架,延续至明清。
3. 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是
巴西
巴西国土面积约851万平方公里,占拉丁美洲总面积的47%,人口超过2亿。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,其GDP占地区总量的近三分之一,农业(咖啡、大豆)、制造业和服务业均为支柱产业,也是金砖国家之一。
4. “狼来了”是哪位古希腊寓言作家的故事
伊索
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,其作品《伊索寓言》通过动物故事传达道德教训。“狼来了”讲述牧童因多次撒谎导致信任丧失,最终羊群被狼吃掉的故事,寓意“谎言终将付出代价”,至今仍是经典的道德教育素材。
5.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
亚马孙河
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,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公里,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35%。其支流超过1.5万条,年径流量占全球河流总量的20%,流域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——亚马孙雨林,被誉为“地球之肺”。
6. 甲骨文是中国哪个古代王朝的文化遗产
商朝
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,主要用于商朝占卜活动。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,至今已出土约15万片,记录了商王祭祀、战争、农业等社会生活,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,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直接史料。
7. “百年战争”是英国与哪个国家之间的冲突
法国
百年战争(1337-1453年)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,起因包括王位继承争议、领土纠纷和经济利益冲突。战争初期英国占据优势,后法国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实现逆转,最终法国收复失地,推动了两国民族国家的形成。
8.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,最外层的是
外逸层
外逸层位于大气层最外层,高度从500公里延伸至数千公里,空气极其稀薄,粒子间相互作用微弱。该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,气体分子可逃逸至星际空间,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区域。
9. 哪位皇帝首创了科举制度
隋炀帝
隋文帝时期(587 年)曾设立 “志行修谨”“清平干济” 两科,以考试选拔人才,为科举制度的雏形;而隋炀帝在位时(609 年)正式设立进士科,确立了 “分科取士、定期考试” 的规范,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完全形成。因此,科举制度的首创(正式确立)应归功于隋炀帝。
10.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计算工具是
算筹
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,用竹、木或骨制成小棍,通过排列组合表示数字并进行计算。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,比欧洲的算盘早约1000年,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早期实践,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先进性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